北京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今天(10月31日)早晨,秦岭山狆飘起孒雪花。(商洛电视台洪艳供图)
雍正说:“自古中国一统之世,幅员不能广远,其中有不向化者,则斥之为夷狄。如三代以上之有苗、荆楚、狁,即今湖南、湖北、山西之地也。在今日而目为夷狄可乎?”{12}言下之意当然是不可以的了。从中可以看出,雍正认为华夏民族实际上是不断吸收其他少数民族因素而形成的,这是与我国的民族发展史是相吻合的。在我国远古时期,尧、舜、禹出自不同的部落集团,舜是“东夷之人”,禹是“西夷之人”。华夏族这个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主要是在夏朝,但夏朝当时的疆域只不过是以嵩山为中心的今河南中部及山西西南部而已,当时的商人、周人分别被称为“东夷”、“西夷”。春秋战国时,西周所分封的诸侯被称为“夏”,亦称“华”,故有“诸夏”、“诸华”,或连称“华夏”。其疆域虽比夏时有明显扩大,但也只局限于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而秦、楚、吴越被诸夏称之“夷狄”,到战国时,秦、楚才与诸夏合流,与齐、赵、魏、燕同被视为“冠带之国”,得到了诸夏的认同。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民族的迁徙及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华夏”的涵盖面在不断延伸、扩大,一味强调“华夷之别”是不正视现实的狭隘民族观的体现。雍正继承了儒家从文化的角度判断孰华孰夷的民族思想,认为华夷之间是可以转化的,随着大一统的发展,“夷”就会向“华”转化。这是雍正民族思想中非常值得称道的地方,它说明了民族融合和国家一统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第四,雍正以《书》经中“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为依据,强调以“德”作为评价少数民族*权的标准。
(二)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就业直通车